3月27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該廳近日正式印發的《寧夏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辦法(試行)》。將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實行。辦法從認定條件、認定程序、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通過科學量化認定標準,為相對困難的群體提供救助幫扶。
辦法明確,寧夏戶籍居民可申請認定,適用范圍與特困供養、低保等社會救助政策無縫銜接,確保政策有序實施。在優化審核機制方面,由縣(市、區)民政部門統一負責審核確認,沿用現行支出型臨時救助審核流程,實現救助程序標準化、規范化,同時能更好地統籌各方救助資源,實現信息推送。在收入標準上,以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人均收入不超過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基準線;在支出比例上,分別劃定城鎮、農村家庭剛性支出占家庭總收入不同比例,體現城鄉實際生活情況差異;在支出核算上,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家庭人口數測算基本生活支出,合理扣減剛性支出。實行動態管理,明確身份有效期,原則上不超過12個月,其間可享受相應救助政策,動態監測管理確保救助對象“應納盡納、應退盡退”。
辦法著眼兜底線、救急難工作要求,是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的又一制度安排,有助于開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形成梯度救助格局,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下一步,自治區民政廳將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開展基層經辦人員專題培訓,同步完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功能,確保政策落地見效。(記者 賀紫瑞)